2012.06.05
─
摘要:在深圳这座铁打的营盘里,大多数外地人都是流水的兵,唯有潮汕人从来不做退伍者,他们保持着疏散而有序的队列,怀揣着不会久居于困顿和窘迫的坚定,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回炉冶炼的烈焰中,真的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梦想。
(南方都市报www.nddaily.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)潮州打冷,封存的是对家乡的鲜美记忆。
砂锅粥配小菜,是潮汕人最熟悉的思乡美食。
周末与家人共同到潮汕餐馆聚餐,是潮汕人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情感交流方式。
在深圳的潮汕人有200万。他们的热血奋斗史,是用一根麻绳扎扎实实捆起来的厚重纸页,里面布满了掷地有声的惊叹号。外人常觉得,潮汕人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杂货士多,是农批市场的小摊小贩,是华强北穿着拖鞋看柜台的小山寨主,事实上,他们决不是散兵游勇,信奉“商者无域”的他们,早已控制了珠宝、电子、建材等多个行业的产销渠道。在深圳这座铁打的营盘里,大多数外地人都是流水的兵,唯有潮汕人从来不做退伍者,他们保持着疏散而有序的队列,怀揣着不会久居于困顿和窘迫的坚定,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回炉冶炼的烈焰中,真的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梦想。
难得的是,家乡文化浸染出来的情深意长,并没有因为离开得太久而被废弃抛却。每到清明节,赶夜路踏晨光,携妻带子返乡祭祖,整个深汕高速公路上都是粤B的风尘仆仆。而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言语声调,简单得只有原汁原味的菜肴,每一个轮回都滴滴清亮的功夫茶,还有温情脉脉暖心入肺的家长里短,把周末的家庭聚会拼凑成无数个平装的节日。这亘古不变的主旋律,潮汕人都会唱它。
喜欢深圳的开放、快节奏和活力,念念不忘记忆里的古早味海参汤
赵梓雪,汕头人,29岁,来深圳21年,荣丰鞋业副总经理、设计总监
赵梓雪经常梳着一个马尾,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,戴着新款的项链和戒指,脚上穿一双十寸高的罗马鞋。她自信、漂亮,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又丝丝入扣,她的二哥、曼妮诗的总经理经常说,“我都不如我妹”。
他们一家来深圳有20余年,现在五个兄弟姐妹各有各忙,在珠宝、服装、鞋子等不同领域都颇有建树。潮汕人喜欢抱团、惟亲是举吗?赵梓雪不这么看,她说:“在家族企业里面也各有分工,潮汕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是与时俱进的,只能说,在一些账目出入、货物流通的职位上,我们会更信赖自己人,其它方面基本上不拘一格。”
她喜欢一切潮流时尚,不单单为了工作。她会带着设计师去香港,在深圳也常逛万象城和西武,一边了解淡季流行、找设计元素,一边顺便给自己置办心水。她喜欢深圳的开放、快节奏,还有爆炸的信息量,觉得走在深圳街头都会充满活力。她至今单身却从不为此烦恼,她笑言幸好不是在家乡,不然左邻右舍三姑六婆的,碎碎念都够呛。她觉得女人并不一定要回归家庭,结了婚也要有自己的事业,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会和社会脱节,反而不利于婚姻稳定。她热爱生活,有时间就会参加聚会和派对、看秀、出席各种颁奖礼,最近跟着朋友学习品红酒。
只是,在生活习惯上,赵梓雪仍然是不折不扣的潮汕人。每年的清明,他们一家都会回家乡祭祖,另外,春节他们会到揭阳玄武山拜神祈福,而每月逢初一、十五,也会在深圳家中供神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,是喝一杯爸爸泡的功夫茶,然后才吃早餐。周日是雷打不动的家庭日,大的小的几十口人聚到一起吃吃喝喝。口味方面,虽然也能接受辣椒,她最爱的还是潮州菜,她经常去太白路和水贝一片,找最正宗的潮汕打冷、第鱼粥,但遗憾的是,她念念不忘的海参汤,在深圳始终没有找到记忆里的那股古早味。
深圳的朝气蓬勃让人眼界大开 最满足的是周末潮州菜家庭聚会
王雪琴,揭阳人,40岁,来深圳17年,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
王雪琴大学毕业之后就不愿意回到家乡了,即使她的家庭背景足以帮她谋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,即使她的男友、后来的丈夫,当时是在财政局工作,有干部身份。他们就这样放弃一切来到深圳,并且在这里定居下来。(南方都市报www.nddaily.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)
家乡的人都以为,她和多数早期的来深创业者一样,早就“先富起来”了,事实却不是这样,这么多年来,她在房地产公司做过,也自己开过公司,而现在是社区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员,最近正忙着人口普查呢。用她的话说,“和丈夫都是踏踏实实拿工资的,离‘发达’还远着”。
但王雪琴过得充实又开心。认识她的人都会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染,她勤快又能干,同事的工作做不完了她会主动帮忙,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12点也乐呵呵的。她说,当初来深圳就不是奔着钱来的,只是隐约觉得人生可以有更多可能性,她喜欢深圳的朝气蓬勃,大学毕业初出茅庐,不就是憋着一股劲儿要大干一场吗?这十几年来,因为在深圳,她的眼界开阔了,遭遇了也体验了高低不同的境遇,今时今日回想起来,都会为当初的毅然决然而欣喜。
王雪琴最满足的事情,是每周末的家庭聚会,自己一家三口,加上两个姑姑各自的一家三口,雷打不动。她会去布吉农批市场买来最新鲜的食材,给大家做潮州菜,也会给来自湛江的两位姑丈准备一只白切鸡,“白切鸡要鲜嫩爽口,秘诀是出锅之后要在冰水里面浸一下”。闲话起家常,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勤劳贤惠又持家有道的潮汕妇女。她在深圳还学会了做辣椒酱,是一个湖北的邻居教她的,她的同事们说,可以贴一个“王雪琴牌”推向市场了。(南方都市报www.nddaily.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)
她现在社区工作站负责计生工作,每每遇到超生的潮汕老乡,怎么办?王雪琴笑着说,潮汕那边的传统,多子多孙是财气,但是在深圳,养一个小孩成本多高啊,于是她总是这么跟他们讲:“大家来深圳都是为了生活更好,你再生,生活不会更好,而你会更加辛苦。”据说,就这样,很多人都被她说动了。
想念汕头大排档清爽真味 深圳,让传统观念变成新鲜创想
许礼贤,汕头人,34岁,来深圳15年,2010年广州亚运会核心图形及色彩系统灵魂设计师
如果没有来深圳,许礼贤现在可能在家乡开一间小小的书画廊,或者就跟着父母一起做点家族生意。深圳改变了他的事业轨迹,时间被掰成两半来使,15年走出了另外一个人生。
事实上,在他放弃原来的书画专业,到深圳来做设计的时候,他的篆刻作品已经入选了很多国家级展览和出版物。只是,清清苦苦、把志向束之高阁,等到老了或许能成半个大师,这不是他要的。他说,画画的、写书法的人多了去了,什么时候才轮到他出人头地?他要把艺术变成谋生的技能,还要做出点名堂来,在全中国都响当当。
“技艺相通”,好在所有艺术形式都是无界的,他选了设计这一行,从出版社做起,到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,再到顶尖设计机构的设计主管,最终自己创立公司。深圳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平台,传统的观念和教化稀释淡出,打开身心吐纳各个角落的养分,变成新鲜的灵感和创想。
他热爱潮汕文化,认为功夫茶、潮州话和潮州菜是中国古文化的精粹。遇到“自己人”,他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潮州话,“东司”(洗手间)、“翘楚”、“姿娘”(女人)、“书册”、“食茶”,古朴而自成一派的语法,让他无限着迷。
他喜欢华强北“来自潮州”的牛肉丸,经常光顾田面的“肥佬潮州菜”,还会告诉厨师应该怎么做才最正宗。他不能接受深圳多数潮州菜馆,把菜做得随便又粗鲁,他想念汕头和平路的大排档,每一个菜都是清清爽爽,不同的食材各有其味,各尽菜之真味,味正而鲜美,一碟芥蓝也炒得青翠通透而气韵悠长。
许礼贤的许多观念已经跟父辈们相去甚远了。比如说,他小时候受的教育是,年轻人要埋头苦干、勤俭节约,等到可以养老的时候再休息再享福,而他却认为,打拼和玩乐必须是同步的,不然等到赚够了钱,可能就没有机会享受了,好比一双很漂亮的红鞋子,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可以穿,老了就永远错过了。
在深圳,他最常逛的是万象城和益田假日广场,也会去香港淘一些时尚精品。他是个十足的设计控,买东西几乎不问性价比。
沏一杯潮州凤凰单枞,谦逊待客 用“工字不出头”信条在深圳踏实打拼
柯凯柱,汕尾人,30岁,来深圳6年,乐安居副总经理
柯凯柱的办公室有一套功夫茶具,只要有客人到访,必定要坐下来先喝两杯茶。在潮汕文化里,“冲茶”是最高规格的待客之道,红泥小炭炉、紫砂盖碗,活水活火烹一撮潮州凤凰山区乌岽单枞,在这沏泡和品饮之间,宾客自然就打消了生疏。
如果说他身上最潮汕的特质,首先一定是谦逊和低调。他说话总是低低的声音,跟谁都称“您”,他是个极佳的倾听者,从不急急打断,一直到确定你讲完了,话音落定一个半拍,才开始娓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乐安居工作,在忙碌与高压下一晃就是7年。他在乐安居从企划部小职员升迁至今天副总经理的位置,跟他勤奋好学、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不无关系,他始终奉“仁和”为至高圭臬。他认为,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,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,不能去计较一时的得失。
柯凯柱的Q Q签名是,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,天下难事必作于易”,他毫不讳言,可以为了工作把其它所有爱好都抛弃掉。只要是想做的事,就会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,所以加班简直是家常便饭。而在他看来,相比吃苦耐劳、坚韧隐忍的老乡,这些根本不值一提。
他说,在深圳,很多潮汕人从事着外人看不起的行业,比如在华强北电子世界里面守着一个小小的柜台,在居民小区里开一个士多店,农批市场卖鱼卖菜。但事实上,不少知名企业家就是从这些地方走出来的。“这恰恰体现了潮汕人过人的适应能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,行业不分贵贱,行行出状元。”潮汕有一句俗语“工字不出头”,意思就是,只要是打工的,就永远低人一等,所以大家都在想办法创造条件、打破困境去实现人生创业梦想。柯凯柱说,潮汕人始终继承着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,把“家”的关念看得很重,不管是友情与亲情都让人感觉很亲切。在物欲横流的深圳,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治家之道让潮汕人的家庭关系也非常稳固,离婚率很低。
●同题问答
潮汕人在深圳很讲诚信
南方都市报:你最受不了的外地人对于潮汕人的偏见是?
柯凯柱:“潮汕人做生意都很奸诈”。我认为说这个话很大程度上是一种“妒忌”心态。潮汕人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,天生有生意头脑,适应能力强,重要的是很讲诚信!如果真的“奸诈”,怎么有可能有这么多杰出的潮商?
许礼贤:“潮汕人都生很多小孩”。现在都是有钱人想多生几个,穷人不生了。“越穷越要生”的状况已经完全颠覆。
赵梓雪:潮汕的男人都很大男人。其实我认识的很多朋友,夫妻之间都互相尊重,只是潮汕的女人处事更得体,在外面懂得要给男人面子。
王雪琴:重男轻女。我身边的人,我到潮汕乡下去,了解到的情况都是,就算是女生,只要书念得好,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学,并不存在说,是女的就不念书,念了也是别家的人。
南都:你心目中的潮汕人的精神领袖是哪一位?
柯凯柱:李嘉诚很厉害,在深圳有很多潮汕的企业家也很厉害。也许他们没有念过多少书,但是他们果敢、有胆识,稳扎稳打办实业,不投机取巧、不锋芒毕露,经商和处世的才能都超过了很多大学生、研究生。
许礼贤:饶宗颐。博古通今,学贯中西,人称“业精六学,才备九能”,和季羡林并称“南饶北季”。余秋雨还说过,有了饶宗颐,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。深圳也需要一个饶宗颐。
赵梓雪:吴南生。曾经担任深圳市委书记、市长,本身也是个剧作家,为推广潮剧做了很多努力。如果没有潮汕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来到深圳打拼、耕耘,深圳的发展没有这么快。
王雪琴:林百欣。成功之后不忘回馈家乡,在汕头投资兴建了很多学校和公共服务设施,懂得感恩。
出品:南都深圳杂志部
总策划:南岛
策划/统筹:林倩、周吟、马凌、李骏LOGO设计:王粤飞
采写:南都记者 林絮
摄影:南都记者 胡可 (南方都市报www.nddaily.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)